因煤而生、因煤而兴、更因煤而变。在我国提出“双碳”目标以及山西省新一轮省属国企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,华阳股份这个能源巨头开始转身。
加快“新能源+储能”布局
“我们与中科院、中科海钠共同合作打造的全球首套1兆瓦时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已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发布,目前2000吨钠离子电池正、负极材料生产线正在建设攻坚期,力争尽快投产,抢占行业先机。”提及华阳的转型之路,翟红颇为骄傲地说,这是公司布局储能上下游产业链的坚定一步,也是华阳打造新能源产业体系、实现国企转型的重要一环。
翟红介绍,该系统核心钠离子电池利用华阳储量丰富的无烟煤为前驱体,采用中科院的碳基负极材料生产技术和正极廉价原料加工工艺生产,具有成本低、安全性能高、低温性能良好、循环寿命长等特点,可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储能、低速电动车、5G基站等领域。
布局钠离子电池只是华阳股份深挖“护城河”的一部分。
在光伏领域,华阳股份以光伏组件作为切入点进行全产业链布局,据目前市场行情分析,5吉瓦高效光伏组件制造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近百亿元。
夯实煤炭绿色发展之基
“目前公司由上市初的‘两矿一厂’、880万吨产能,成长为下辖15家分公司、42家子公司、8座在产矿井,年产煤炭4000多万吨的大型煤炭企业。”谈到华阳股份的煤炭板块,翟红介绍,目前公司还有两座新建矿井,达产后公司每年可增加产能1000万吨。
据介绍,公司旗下一矿对高家沟污水处理站实施全面提效改造,改造后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50立方米/小时,经过絮凝沉淀、过滤、消毒等,处理后的矿井水可达地表水Ⅲ类标准;二矿通过加装喷雾降尘系统、实施封闭改造等方式,走向“采煤不见煤、出煤不见尘”的绿色矿山2.0时代。榆树坡公司投建了井下超磁分离水处理系统,加上一座地面矿井水处理站,每天可处理1730立方米矿井水,真正做到矿井水零排放。
“在智慧矿山推进过程中,我们同样不断对标先进,以信息技术为引领,推进“5G+”智能矿山建设。”翟红表示,按照计划,华阳股份将于今年建成国家“首批智能化升级改造示范煤矿”,之后两年内将剩余6座矿井陆续升级为智能化矿井,最终实现井下无人值守、皮带运输系统集中控制。
华阳股份主动发挥国企保障能源安全“压舱石”的作用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全力以赴组织生产,保障煤炭供应。
数据显示,仅国庆假期,华阳煤炭销量完成75.6万吨,超计划13.3万吨。其中,电煤发运量完成49.7万吨,超计划10.3万吨,三方长协履约率达100%。
据介绍,在拓展煤炭市场方面,华阳进行了如下布局:一是在煤炭主产地与区域内大型煤炭集团开展区域性联合销售,达到资源优势互补,满足用户煤炭多样化需求;二是通过推动开展销售联盟战略,通过外购煤炭,利用现有的销售渠道扩大市场竞争力;三是充分发挥国际陆港的优势,通过火运、海运、海进江等多式联运满足下游用户需求,提高市场竞争力。